发布时间:2024-11-21
——林业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系列报道④中国绿色时报1月23日报道(记者温雅莉通讯员万杰)林业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使用的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这些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是借贷发展林业,负债建设。如果没有质量和效益作保障,项目不但不能得其所利,还可能反受其累。因此,多年来,项目管理部门将质量视为生命线,围绕质量、效益这一核心,在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与国情、林情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项目精细化管理经验,为我国成功管理大型林业工程项目提供了有益借鉴。
把质量控制的安全阀紧紧抓在手里林业外资项目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检查验收,每个环节都按照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益。首先,项目管理部门严把苗木质量关,三证一签不全或达不到规定质量要求的,坚决排除在项目用苗之外。
其次,逐步提高项目建设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引入专门造林企业,实行集中化规模化造林,减少因造林主体过于分散的质量风险。再次,开展造林现场巡查督导,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严格按规划设计,按作业设计施工,确保施工图件与实地现场相符。
最后,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的检查验收,不达标的要求返工,否则不予报账。项目实施综合发挥了作业设计的指示器、现场巡视的指导员和检查验收的指挥棒作用,建立起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质量控制体系,把质量隐患和风险消解于未然,确保项目建成一片,带动一批,造福一方。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中,对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要制定具体的质量指标与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施工,遵循施工前培训,施工中指导,施工后检查验收的全方位技术管理模式,采取分工序检查验收和分级检查验收的质量监督,强化了检查指导。推广应用现代林业项目管理制度林业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通过发挥其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智力优势,实行严格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把项目建成了林业领域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样板工程。项目资金垫付和有偿使用制度,变无偿拨款造林为有偿贷款造林,变先付钱再造林为先造林后付钱,强化了主体的责任效益意识,使资金拨付与造林成果真正挂钩,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杜绝了无偿拨款造林可能带来的质量隐患和资金风险,实现了我国传统林业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在项目林地管理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林班信息数据库,项目林地在哪、多大面积、权属情况、自然属性都在一张电子图上,一目了然,实现了项目林地的可视、可调、可查和可控,项目核查有了最基本的依据;试点推广了森林认证,在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和生产实践中,率先引入国际通行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具,改善了项目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
可以看到,这些行之有效、符合我国国情的造林质量管理模式,不仅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成效,而且加速了现代林业项目管理制度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有力提升了我国林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对外合作的国家声誉。将项目监测评价当作探头和雷达监测评价体系是林业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监测评价体系构成了项目运行管理的反馈调节机制。项目监测评价的结果不仅如实反映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而且也为各级项目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换句话说,项目监测评价就是项目管理部门的探头和雷达,避免项目管理部门陷入盲人摸象的窘境。林业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将风险防控及评估监测体系贯穿项目始终,建立了项目前评估、项目中监测和项目后评价全方位的评估监测评价体系,有效地减少决策失误,减少自然、经济和社会风险。项目准备期要对技术、财务、经济、组织机构、社会影响、环境风险等进行全面深入评估,比较项目活动方案,识别防范项目潜在风险,优化项目设计方案,确保项目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报账支付、实地检查、随机抽查、进展报告,对项目执行全程进行严密的监督检查、跟踪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执行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对项目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正,保证项目的顺利执行;项目竣工后,对项目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实际效果、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为开发新的项目提供参考,为决策者提供信息,为完善已建项目、调整在建项目、指导待建项目提供服务。
由于建立起了一整套严格而科学的评估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失败的风险。如世界银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项目规定在实施的第一年、第三年、第五年要开展项目的生态环境成果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植被盖度与植物多样性监测、土壤侵蚀与地表径流监测、农作物产量监测、风蚀沙埋监测和病虫害监测,以全面反映项目的生态成效。为此,承担生态成果监测的5个项目省各自都组建了监测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监测工作,包括监测点的建设与维护,开展监测相关的培训与现场指导,监测数据调查分析、建立监测数据库与档案等。
最终,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实施6年的生态环境成果监测结果表明,在安徽、河北、辽宁、山西、浙江5个省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展人工造林和森林生态修复后,整个项目地区的植被盖度为59.7%,比非项目地区提高22.1%,比基线值10%增加49.7%,有效恢复了项目区森林植被,增加了植被盖度,提高了植物多样性水平,改善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从而起到了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减少病虫害发生等生态防护作用。从规范化、标准化到信息化、精细化和科学化,30年来,林业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在发展中不断优化流程、细化责任、量化考核,全面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效益,同时也加快了我国林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激发了林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本文来源:KK体育APP官网下载-www.bibiu.vip